|
《叶公好龙》的教学设计
教学目标:
1、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,并能理解其意思。
2、正确、流利地朗读课文,并能复述课文。
3、理解课文内容,了解故事意思,体会课文蕴含的寓意。
4、了解文言文的古今异义,感知文言文语言特点。
重点:理解课文内容,了解故事意思,体会课文蕴含的寓意。
难点:了解文言文的古今异义,感知文言文语言特点。
教学准备:课件
教学时间:一课时
教学过程:
一、导入:
同学们,你能说出有关龙的成语吗?师相机板书:叶公好龙。
叶公是谁?学生介绍,师出示补充资料。“好”什么意思?应读几声?今天我们来看看叶公和龙之间发生了怎样的关系。
二、初读课文。
1、下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,注意读准每个字的字音。
2、检查生字认读情况。
师出示本课生字:窥、凿、附、牖、施、还。
谁来把这些生字读给大家听听,字音都读对了吗?同桌互读,指名读,全班齐读。
第一行的三个字,你在写的时候容易出错的是哪个?谁给大家提个醒。
师相机板书“窥”、“凿”。并指导书写。
3、师出示课文:谁能把课文读给大家听听,其他同学认真听,每一句都读对了吗?
学生读,评价,纠正,师播放朗读。
现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,想怎么读就怎么读,指名读,全班齐读。
三、自学要求:
师出示要求:
1、借助译文,理解课文大意。
2、对于不理解的字、词、句可以圈出来。
学生自学5分钟,师巡视,相机指导。
四、小组合作学习要求。
师出示要求:
1、把你圈出来的地方,在组内内讨论、解决。
2、小组内两两合作,一问一答,疏通课文大意。
小组交流后,针对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,班级汇报解决。
最后小组提问时间:一组派成员出题,可以任意指定任何一组任何一名组员回答、翻译。如果回答正确,则该组得分,并得到提问权,可以提问其他组;如果回答有错误,各组均可帮助他改正,帮助成功者得分,同时,原出题者也得分,并可继续出题、询问其它组。
师:了解了课文,谁能给大家复述课文,指名学生,师总结。
五、感知寓意。
1、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叶公子高非常喜欢龙?
想象下,还有哪些地方会画上或刻上龙?指名读,指导后,再指名读。
2、当真龙被他的热情所感动来到他的身边,他是怎么表现的?这里用到了什么描写?(动作、神态)您能读一读吗?
3、你觉得他是真的喜欢龙吗?课文是怎么评价他的?
4、我们知道寓言故事,都是通过一个小故事讲一个道理,那这篇文章的寓意是什么呢?(讽刺了哪些心口不一的人),齐读课文。
5、谁能背过这篇文章,指名学生背诵,并说说方法,师出示自己的方法。
六、检测。
师出示检测题,指名基础差或平时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回答。
1、学了这篇课文,你有什么收获?
2、复述故事。
3、“牖”、“写”、“走”、 “窥”、“施”的意思。
七、介绍出处,并推荐读书数目。
这篇文章选自哪本书?(《心序》),师出示资料,并推荐读这本书。
板书设计:
叶公好龙
好龙
非好龙 表里不一